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蓬勃发展,以城市综合体、TOD开发项目等建筑类型为代表的城市级公共建筑层出不穷。在大型、特大型公共建筑项目中,因结构设计要求设置变形缝的情况极为普遍。变形缝作为容许建筑变形的重要系统,对性能、外观、系统一体化设计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近年来在新建公共建筑中,变形缝设计的成功与失败案例并存。为此,对以往的变形缝设计案例进行回顾梳理,总结正确的设计方法具有普遍的实践意义。
变形缝系统设计现状从我国近年来建成的大型公共建筑项目来看,变形缝系统设计失败案例大致可以归纳为三大类:系统综合变形性能不能或无法全部满足结构变形要求;2)系统防水、防火、保温等物理性能不满足设计要求;3)系统与室内外表层构造系统设计融合度低,综合设计精细化程度欠缺。变形缝系统设计原则从建筑功能角度而言,变形缝系统除需要满足结构变形的要求外,还要满足防水、防火、保温的建筑性能要求。
从结构角度而言,建筑变形缝分为温度、沉降、抗震三种类型;在实际工程中,结构设计往往做"三缝合一"的综合处理。一般情况下,抗震设计所要求的变形缝两侧结构体的相对位移量往往可以同时覆盖温度伸缩及沉降的位移量要求。按照"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基本设计原则,变形缝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部件的详细设计也应达到两大目标:在小、中震条件下,与变形缝两侧结构体位移相适应;2)在非地震或小震条件下,不会引发防水、防火、保温等系统的普遍破坏及次生灾害的发生。
标签: